你是否有過相同的疑問?想要創業自己當老闆,但不知道正確的創業步驟,總覺得創業好像是一件很辛苦的事,得辭去工作拿出所有的積蓄,甚至還要跟銀行貸款,這樣才叫做創業。
很多人聽到創業,就想到科技廠、大企業,腦袋浮現很多阻礙,拔山倒樹而來的事情與壓力,彷彿創業是非常遙不可及,而且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事情,與我們一般人絲毫不相關。
大部分人腦中常出現的問題:
- 資金哪裡來?
- 選店位址該在哪裡?
- 租金多少可以負擔?
- 不懂會計怎麼辦?
- 行銷該找誰?
- 徵才培訓該怎麼做?
- 開公司流程怎麼走?
- 爸媽不支持好孤單
- 另一半理念不同,每天在吵架
- 勞基法、健保勞保都不懂如何是好?
- 創業失敗負債該如何是好?
諸如此類的問題…
當然,這些都很重要,但都不是我們該先思考的。
這邊要提供給你的,是更迫切需要討論的3步驟。
第1步:確定你的獲利模式
我知道你有許多遠大的理想,也不是一個只為錢的人,創業是想造福全體人類。
Very Good !!! 那就持續下去,直到遇到貴人協助,像特斯拉的馬斯克好運,或是把錢燒完,回家種田。
不然,你就得先確定你的獲利模式,究竟,你的收入來源是什麼?
是買賣賺差價?廣告收入?租金收入?服務賺勞務費? 還是吸金詐騙?
不管是什麼,你都要搞清楚,什麼是你主要收入模式。
明明是做買賣的,卻誤以為自己是靠廣告賺收入。
該顧的沒顧到,怎麼失敗的都不知道。
第2步:找到你第一個客人
你必須要先確認自己所提供的產品、服務、商業模式等,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,這世界給我們的金錢,取決於我們能提供人們多少價值。
如果你的產品沒有人需要,那這個創業就注定會失敗。 也許你會說,我要像愛迪生一樣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產品,一個世界上沒有人看過的東西。
這理念很棒,你具備了發明家與教育家的特質。
然而,這也代表,你的創業初期,得花大量的時間與資源在教育消費者,直到他們發現自己是需要的。
就像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初,一般人在夜晚都使用蠟燭與煤油照明,家裡連電都沒有,你該如何說服他們買燈泡?
因此,創業盡量選擇一個有競爭者的市場,代表這個市場是有需求的,我們也可以在其中去模仿改進。
別去選擇一個沙漠市場,沒有競爭者,也沒有顧客。
試著把你的商品,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友好,並拜託他們為你介紹新客戶。
當你手裡有了第一批客戶,才能幫助你活得更久。
👉🏻銷售業務的絕學
第3步:使用免費的資源,提早獲利
很多人創業都會選擇花大錢,在裝潢、全新設備、好地段的店面上。
這並沒有不好,只是會造成自己壓力極大,而這些錢砸下去,也完全不會回本,是百分之百的費用支出。
但創業初期,跟獲利無關的成本都是不必要。
一碗麵不會因為鍋子用的是新的而更好吃,麵還是麵,水還是水。
我們可以選擇先拿家裡用不到鍋子來用,或是跟朋友借,也可以買二手的。
盡量壓低自己的非必要成本,以小博大,唯有讓自己獲利,才有繼續活下去的可能。
也許每個月只是賺幾千塊,但有賺錢就是有賺錢。
等到生意穩定有賺點錢了,再來思考投資新設備的事。
更何況,現在是網路時代,很多生意都是可以靠網路就完成的,大大的降低過去創業所需要的成本。
創業不簡單,但也沒有那麼困難。 並非要多大規模的資本額才叫做創業。
現在很多的微型創業,成本都小小的,甚至是無本生意,但是能帶來很穩定的現金流,就是非常成功的創業。
不一定要開設公司,不一定要有店面,也不一定要請員工。
只要能創造社會價值,那就是一個好創業。
創業步驟常見錯誤:避開這些陷阱
雖然我們分享了3個實用的創業步驟,但很多新手創業者還是會犯一些典型的錯誤,事業無法順利發展。
錯誤1:跳過市場驗證直接開發產品
很多人有了想法就急著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開發產品,卻沒有先確認市場需求。
例如說,很多做自媒體的人,還不確定市場需要什麼樣的課程,就埋頭開始做課程,等到課程終於做好了,發現課程賣不出去。又或者說,賣出去了,但銷售狀況不如預期,不如把課程收掉。
根據CB Insights的創業失敗報告,35%的新創公司失敗是因為「沒有市場需求」。
錯誤2:一開始就追求完美
想要一次到位打造完美產品,結果遲遲無法推出市場。
依照多數過來人的經驗,應該要先推出最小可行性產品測試市場反應。
市場反應好,再繼續延伸產品,把產品做大。
錯誤3:忽略現金流管理
許多創業者以為有營收就等於有獲利,但實際上現金流才是企業存活的關鍵。
常見的現金流陷阱:
- 帳期問題:接了大訂單很開心,但客戶要3個月後才付款,你卻要立刻支付原料費和人工成本。
- 庫存積壓:為了拿到更好的進貨價格大量囤貨,結果賣不完資金全卡在庫存裡。
- 過度投資設備:一開始就買最好最貴的設備,還沒賺到錢就先背一堆貸款。
- 忽略季節性:餐廳生意冬天特別好,夏天生意差,沒有為淡季預留資金。
假設你開了一家手搖飲店,每月營收30萬,但房租8萬、人事費用12萬、原料費6萬、其他費用2萬,實際只賺2萬。如果設備貸款每月要還3萬,你就會出現1萬的現金流缺口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第3步強調「使用免費資源,提早獲利」的重要性。
控制好現金流,比追求高營收更重要。
所以說,避開這些常見陷阱,才能提高成功的機率。
目標:建立穩定的主被動收入系統
當你完成前3個步驟後,接下來就是思考如何讓你的創業事業能夠持續成長,甚至在你不主動工作時也能產生收入。
就像投資美股一樣,真正的創業者會建立一個能夠長期複利成長的系統。
你可能會問:「這跟美股投資有什麼關係?」
其實關係非常密切。成功的創業就像投資優質的美股公司一樣,都需要:
- 長期穩定的現金流
- 可預測的成長模式
- 風險控制與分散投資的概念
- 複利效應的運用
許多美股投資高手都懂得運用創業思維來選股,而聰明的創業者也會用投資思維來經營事業。
當你的小事業開始穩定獲利後,別忘了將部分收入投入美股市場,讓你的錢為你工作。
這就是真正的「創業+投資」雙重被動收入策略。
暄
台科大數位所畢業,文科出生。一場大病讓我重新思考財務規劃,從投資小白開始學習美股投資。現在能看懂財報、分析ETF,我把學習過程都記錄下來,希望幫助更多人在投資路上少走冤枉路。
投資路上,你不是一個人在努力。
相關文章推薦
🚀 投資理財入門必讀:
💡 美股投資進階策略:
美股CSPX是什麼?台灣人投資iShares Core S&P 500 UCITS ETF完整解析
美國前兩大折扣店深度分析:Dollar General & Dollar Tree憑什麼在美國上市
💰 被動收入建立:
這裡是從零到一開始投資理財的平台,自由且堅定。
《平凡暄誓》接受自己的平凡,然後全力以赴的出眾。